綠能前瞻永續台灣

依「技術成熟、成本效益、均衡發展、帶動產業、電價可接受」原則,達成再生能源目標

:::
:::

活動訊息與成果

2018綠能原創四格漫畫競賽得獎作品

  • 發佈日期:2018/7/31
  • 資料來源:本站
  • 點閱次數:8095次

社會組金賞/

北風與太陽2018:「北風與太陽」是個古老的寓言故事,如果把場景放到現代,會變成怎樣的一場競爭呢?運用現代科技將兩者的特殊能力轉換為電力,有了數據佐證,相信勝者可以贏得有憑有據、輸者也能敗得心服口服吧? 但我想最後的勝利應該是屬於旅人。透過儲能系統將自然界的力量轉變為家電所需的動能,從此烈日酷晒或狂風呼嘯都不再是令人頭痛的問題;扭轉立場,主導能量流動的人類才是現代北風與太陽之爭最後的贏家!

學生組金賞/

風力發電機!在新竹騎17公里海岸線時可以看到風力發電機,真的很大很壯觀,但它不是大型電風扇喔!

社會組銀賞/

風力發電-大風車:為了有電,忙碌的小老鼠每天都努力地踩著滾輪來發電,me兔看到了這個情況想出了一個好點子,可以發電又很環保的方式!!!

學生組銀賞/

后羿的新武器!說到太陽能,就讓我想起了跟太陽相關的寓言故事 「后羿射日」,其中主角后羿利用弓箭射下了九顆太陽,而我想利用這個故事結合再生能源原理,帶出新奇有趣的創作,於是將武器改為了太陽能板,原本強烈的日照現在卻利用了太陽能轉換為電力應用,將太陽們擊退!

社會組銅賞/

我的能源..... 我所選的主題是綠科技的再生能源科普知識去創作,因4格漫畫需在短短的4個格子裡,表現出所要呈現的知識,再加入一點趣味! 所以我將前面三格帶入目前可再生能源的工具,並敘述如何產生再生能源的方式;最後一格我用反差趣味,突顯現代人在苦悶的生活裡,因一個簡單的小確幸,卻讓生活裡產生一些『動力』,使生活變的更有趣味。

學生組銅賞/

像太陽一樣發電:太陽能發電板透過收集太陽的能量轉換為電能,而這裡似乎也有一位能夠「發電」的女孩......。

社會組優勝賞/

風力發電電台:呼嘯而過的風,接觸到障礙物後會產生一些聲響,有時我們會將聲音擬人化,把風的聲音比喻風在說話。因而聯想到,若風真的在說話,當他開口時會同時吹出風來,把風和聲音結合,產生了風力發電電台的想法。

社會組優勝賞/

回到身邊-生質能:從21世紀開始環保意識已不斷的被人們所注意,台灣人民也在環保上做出很大的貢獻。在政府的垃圾減量政策以及隨袋徵收中,我們除了從平常的消費習慣上做了一些改變,更是積極的做好日常的垃圾分類。然而這些令人嫌棄的垃圾,除了是日常生活中的累贅之外,其實它們還隱含著一層深澳的學問等著我們去理解。現今國內外已有些新創公司,能夠轉換廢棄物成為生活上的燃料。福德坑垃圾掩埋場是一座位於台北市已關閉的掩埋場,做了廢棄物生質能的轉換的不錯的示範。因此以這項示範為基礎來創作廢棄物的旅行故事。

社會組優勝賞/

風力發電原理與發展:科普風力能知識,讓更多人知道風力能的原理與發展。

學生組優勝賞/

能源使者:與我們並存的自然能源,像超人般的力大無窮,像使者般的受造物主的委託,為我們的生活提供可再生的能源。

學生組優勝賞/

大太陽也有作用:在炎熱的天氣,不妨想一想陽光可以為生活與環境帶來什麼有效的作用吧!

學生組優勝賞/

綠能?那是什麽,能吃嗎?能源的功用及運作方式! 試著以詼諧對話的方法呈現這個議題,讓角色的表情顯得生動,增加趣味性。以問答來表達綠能的基本知識,希望低年齡層也能變得更好理解!

能源小尖兵賞-國小組/

高美濕地真美!高美濕地的風力發電機,有如一台台超大的電風扇,一列列的高聳樹立著,真是台灣最美的風景。

能源小尖兵賞-國小組/

好酷的大風車:第一次見到大風車,是爸爸媽媽帶我去新竹的十七公里海岸線騎腳踏車,當時看到大風車時,真是開心極了,聽到爸爸的解說,更覺得大風車酷極了,人們製造大風車進行風力發電,以解決能源不足的危機,此後再見到它,除了仰慕著它,同時也提醒自己,要珍惜現有的資源。

能源小尖兵賞-國小組/

Love地球:愛地球做環保是大家的責任,利用大自然的太陽能發電,在台灣是很適合的天氣,尤其是夏天,太陽有夠大!

能源小尖兵賞-國中組/

小木偶綠能2.0:藉由小木偶奇遇記的故事改編,設計成一個全新的綠能小木偶,小木偶這次不是因為說謊而鼻子變長,而是因為全球暖化與溫室效應,藉此警示環保與綠建築的重要性。

能源小尖兵賞-國中組/

溫泉與地熱發電的原理:認識臺灣的溫泉是如何利用綠能再生資源的「地熱發電原理」,了解地球如何利用地下水,使地下水變成高溫水蒸氣後推動渦輪產生溫暖的溫泉水,經適當的降溫後,就會回注到原本的取水層。我們要感謝默默付出的地球,更應該要一起珍惜地球的資源。

能源小尖兵賞-國中組/

閃光:求生記的感覺。

回到上頁

Copyright © 工業技術研究院綠能與環境研究所 製作︱經濟部能源署 指導

Copyright ©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地址:10595臺北市松山區南京東路三段248號2樓︱電話:(02)8772-0089

網站開放資料宣告隱私權保護政策資訊安全宣告

網站更新日期:2024/5/3︱ 瀏覽人次:18,752,078

通過A檢測等級無障礙網頁檢測 我的E政府

本網站為響應式網頁設計(RWD),建議使用 IE9.0 以上 / Firefox / Chrome 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