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能前瞻永續台灣

依「技術成熟、成本效益、均衡發展、帶動產業、電價可接受」原則,達成再生能源目標

:::
:::

產業動態

2050淨零碳排,如何讓企業廣泛加入?能源局副局長李君禮:台灣需發展綠能交易平台

  • 發佈日期:2022/2/16
  • 資料來源:風傳媒
  • 點閱次數:1132次
2022-02-16 10:10  郭家宏



根據立法院預算中心估算,2025年再生能源占比僅15.27%,不及當初設立的20%目標。雖然疫情影響綠能發展的步調,但能源局副局長李君禮表示,無法達標的原因,主要在於經濟成長大幅超過當初估算。

受惠於晶片短缺與半導體發展,台灣去年創下6%的經濟成長率,為近年來最佳表現;李君禮肯定說:「其實這是好現象!」能源局也將2025年的全台所需電量上修至3,175億度,比先前估計的2,575億度還多600億度。
不可諱言,若要達到綠能發電占比達20%,甚至是2050淨零碳排,實踐兩大目標都一定需要提高再生能源的規模。受惠於穩定季風、高日照時數與完整光電產業鏈,台灣現階段以風電、光電為主。但土地面積是台灣的大限制。

李君禮說明,光電與陸域風電都需要大量土地,但西岸的陸域風場已趨飽和。離岸風電則受限於水深,僅能在深度50公尺內的海域設置,還有海洋生態與漁業權的問題。因此李君禮坦言,若要實現2050淨零碳排,「台灣不能只靠風電與光電!」台灣還有哪些再生能源選項?

地熱有發展潛力,但須克服地質先天缺陷

「地熱是台灣下一個有機會的能源。」李君禮直言,台灣位於環太平洋火山帶,具有豐富的地熱資源,日本、菲律賓、印尼等國皆已開發地熱,但是「台灣的地質條件較差。」

原因在於,火山型地熱是較為理想的地熱型態,因為能量集中,只要打一口地熱井,就會有足夠的能量。但台灣的火山型地熱只在大屯山與龜山島,其餘地熱皆是破碎的變質岩地質,能量分散,要打很多井才有足夠能量。大屯山地熱資源占全台約60%,但它位於國家公園,開發受限於制度,且大屯山是高酸性的火山,pH值介於2.0到3.0,對管線的腐蝕性高。

關於酸性問題,台灣正與跟紐西蘭合作,目前找到3種解決方案。一是管壁使用不鏽鋼材質,但要特別訂做,成本高;二是加入鹼性物質中和,但是成本高,也有破換環境的疑慮;最後是選擇酸性不高的區域設置電廠,這也是台灣最有可能的作法。能源局正與新北市政府合作,在國家公園外圍研究地熱。

地熱還有探勘成本的問題。相較於光電與風電,地熱難以從地表勘查適合的場址,需要挖井評估。從鑽油的經驗看,若鑽3口井能找到1口合適的井,探勘就算成功,但鑽一口井的成本約20到30萬。
台灣曾在宜蘭設置地熱電廠,但當時經營並不完善,管壁被碳酸鈣堵住,地下水也被抽乾,終致無法發電。「台灣設置地熱電廠,一定要注意抽水問題,因為台灣地質破碎,不像菲律賓有龐大地下水。」李君禮說明,台灣可以用人工注水的方式補充地下水,延長使用年限。

洋流、氫能也是選項,但有技術問題

台灣四面環海,也能從海洋汲取再生能源,洋流、溫差發電是台灣較有機會發展的選項。洋流發電的概念與風電差不多,透過水流驅動渦輪產生電能,但是水的密度比空氣高,因此推動力更大。台灣東岸有黑潮,水流穩定且量大,發電條件好;然而東岸水深動輒500公尺以上,需要有固定風機的能力,因此目前有技術上的問題。

溫差是另一個可行選項,它透過海洋表層的高溫海水,將低沸點的流體(例如氨)汽化,讓蒸氣推動渦輪發電,接著再用海洋深層的低溫水冷凝,完成一個發電循環,原理與火力發電相近,目前夏威夷有溫差發電的經驗。台灣東岸夠深,海水溫差達20度,具備發展條件。

氫能是更為前瞻的技術。李君禮表示,氫能的概念與天然氣一樣,藉由燃燒產生的熱發電,但目前的燃氣機組無法直接燃氫,氫氣也必須儲存在零下250度的環境,技術難度高。目前台灣正與西門子合作燃氫的技術。

台灣須發展綠電交易平台,以降低交易成本
因此除了風電、光電,還需要地熱等能源挹注,才能達到2050淨零碳排的目標。但目前企業對綠電已有明顯需求,許多案場才剛拿到執照就被包走,充分顯示當前台灣綠電是供不應求。

李君禮表示,台灣目前的綠電供給仍高於企業需求,但之所以出現搶購現象,在於「便宜的綠電很難取得。」成本較低的綠電多在風電與大型光電廠,常被企業大戶包走,但小型光電廠的成本就比較高,「因此綠電需要交易平台,讓小型綠能供給、需求者買賣,如同股市的散戶交易,以降低交易成本。」而交易平台須由標準局做,因為綠電交易是國際性的,必須符合國際規範,憑證才能被國際接受。

關於綠電發展,李君禮認為,「如果只有政府推動就會很辛苦,如果民間主動配合,由政府修正制度,就會比較順。目前民間大都認同綠電,但需要建立成功典範,才能吸引投資,延續發展。」淨零碳排已是國際共識,台灣則由國發會主導,今年三月將做出初步的發展路徑圖,期望從制度、產業等面向建立零碳發展,追求永續。
回到上頁

Copyright © 工業技術研究院綠能與環境研究所 製作︱經濟部能源署 指導

Copyright ©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地址:10595臺北市松山區南京東路三段248號2樓︱電話:(02)8772-0089

網站開放資料宣告隱私權保護政策資訊安全宣告

網站更新日期:2024/5/7︱ 瀏覽人次:18,776,321

通過A檢測等級無障礙網頁檢測 我的E政府

本網站為響應式網頁設計(RWD),建議使用 IE9.0 以上 / Firefox / Chrome 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