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外焦點資訊
2024頭兩月顯著增長 日本拚潔淨能源大躍進
- 發佈日期:2024/4/30
-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
- 點閱次數:438次
2024-04-26 17:31 中央社/ 科羅拉多利特敦25日綜合外電報導
日本公用事業預計在今年將潔淨能源產量提高到近年來最高水準,今年頭兩月的潔淨能源發電量相比去年同期已增長12.4%。
路透社報導,根據能源智庫Ember資料,日本今年1、2月的潔淨能源發電量總計為52.67太瓦時(TWh),是至少5年來同期最高。
日本的電力公司也在今年頭兩個月將化石燃料發電量相比去年同期減少6%,降到2019年以來最低水準。
這一來一往也讓潔淨能源在今年頭兩個月為日本提供31.6%的電力,高於去年同期的28%。
隨日本的太陽能和水力發電高峰期到來,公用事業可望在未來幾個月內進一步提高潔淨能源發電量,有機會達到2011年強震引發福島核災削減核能發電量以來的最高水準。
太陽能在今年前兩個月是日本最大的潔淨能源來源,發電量略高於14 TWh。
Ember的資料顯示,太陽能之後的潔淨能源發電依序來自核能(13.3 TWh)、水壩(10 TWh)、生質能源發電廠(9.5 TWh)及風力發電(4 TWh)。
所有潔淨能源發電量相比去年同期都有所成長,其中核能、水力和生質能源的增長達雙位數。同期,燃煤和燃氣發電量分別下降2.3%和5.5%。
隨太陽能發電量上升至年度峰值,水壩在日本夏季迎來最大月降雨量,潔淨能源發電量預計會在未來幾個月進一步攀升。
2022和2023年,日本的太陽能發電量在5至8月的夏季高峰期相比1至2月平均水準增加70%左右。
如果今年再次出現這種趨勢,屆時太陽能發電在5月、6月、7月和8月平均每月應能落在11.75 TWh左右,並占這些月份總發電量約15%。
水力發電量在夏季高峰期歷來都會比1至2月的平均值多出1倍左右,達到每月7.5 TWh至8 TWh,因此也有助於在年中提高潔淨能源發電總量。
夏季月份是日本電力總需求高峰期,在一年中最炎熱的季節,民眾普遍會使用耗電量大的空調設備。為滿足額外的全天候電力消耗,公用事業可能會根據需求提高核能和生質能源發電廠的發電來調整基載發電。
如果需求屆時持續超過潔淨能源的供應量,電力公司也有可能部署更多燃氣電力,每年溫度最高的月份通常會有這種情形。
但隨大多數潔淨能源發電量預計在夏季大幅增加,日本公用事業也有可能限制化石燃料發電,以繼續加強潔淨能源今年發展的動力。
日本公用事業預計在今年將潔淨能源產量提高到近年來最高水準,今年頭兩月的潔淨能源發電量相比去年同期已增長12.4%。
路透社報導,根據能源智庫Ember資料,日本今年1、2月的潔淨能源發電量總計為52.67太瓦時(TWh),是至少5年來同期最高。
日本的電力公司也在今年頭兩個月將化石燃料發電量相比去年同期減少6%,降到2019年以來最低水準。
這一來一往也讓潔淨能源在今年頭兩個月為日本提供31.6%的電力,高於去年同期的28%。
隨日本的太陽能和水力發電高峰期到來,公用事業可望在未來幾個月內進一步提高潔淨能源發電量,有機會達到2011年強震引發福島核災削減核能發電量以來的最高水準。
太陽能在今年前兩個月是日本最大的潔淨能源來源,發電量略高於14 TWh。
Ember的資料顯示,太陽能之後的潔淨能源發電依序來自核能(13.3 TWh)、水壩(10 TWh)、生質能源發電廠(9.5 TWh)及風力發電(4 TWh)。
所有潔淨能源發電量相比去年同期都有所成長,其中核能、水力和生質能源的增長達雙位數。同期,燃煤和燃氣發電量分別下降2.3%和5.5%。
隨太陽能發電量上升至年度峰值,水壩在日本夏季迎來最大月降雨量,潔淨能源發電量預計會在未來幾個月進一步攀升。
2022和2023年,日本的太陽能發電量在5至8月的夏季高峰期相比1至2月平均水準增加70%左右。
如果今年再次出現這種趨勢,屆時太陽能發電在5月、6月、7月和8月平均每月應能落在11.75 TWh左右,並占這些月份總發電量約15%。
水力發電量在夏季高峰期歷來都會比1至2月的平均值多出1倍左右,達到每月7.5 TWh至8 TWh,因此也有助於在年中提高潔淨能源發電總量。
夏季月份是日本電力總需求高峰期,在一年中最炎熱的季節,民眾普遍會使用耗電量大的空調設備。為滿足額外的全天候電力消耗,公用事業可能會根據需求提高核能和生質能源發電廠的發電來調整基載發電。
如果需求屆時持續超過潔淨能源的供應量,電力公司也有可能部署更多燃氣電力,每年溫度最高的月份通常會有這種情形。
但隨大多數潔淨能源發電量預計在夏季大幅增加,日本公用事業也有可能限制化石燃料發電,以繼續加強潔淨能源今年發展的動力。
- 請持續關注再生能源資訊網粉絲團網址: https://www.facebook.com/renewableenergytw
- 新聞出處:https://udn.com/news/story/6809/7925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