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外焦點資訊
搶救格陵蘭 融冰用於水力發電
- 發佈日期:2022/9/28
-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
- 點閱次數:320次
2022-09-28 02:43 聯合報/ 記者吳姿賢、許詩愷/專題報導
一九六二年,一家美國石油公司登載雜誌廣告,標題吹噓:「我們每天提供的能量足以融化七百萬公噸冰川!」這段歷史證明當時全球對暖化毫無危機感。反觀格陵蘭為應對氣候衝擊,斷然拒絕油氣開發。
全球暖化,中國及俄羅斯年初共同聲明將開發北極航線,視其為「極地絲路」;為抗衡中俄,美國今年八月首度宣布設立「北極大使」。
格陵蘭稀有礦物、金屬也吸引全球富豪尋寶。比爾蓋茲與貝佐斯也投資開發格陵蘭的鎳、鈷—製作電動汽車電池的關鍵元素,以便創造「更綠的世界」,卻無視挖礦對格陵蘭生態帶來的永久傷害。
全球覬覦格陵蘭,卻鮮少有人好好問過他們意見。納沙克的食品學院教師卡琳娜·塞拉諾不以為然地說,連美國前總統川普都曾放話,要買下格陵蘭,但格陵蘭屬於人民,「絕不出售!」
在五十年的各國鑽探後,格陵蘭去年七月發布重磅聲明:「停止發放新的石油和天然氣探勘許可證」,「未來屬於再生能源」。格陵蘭環境部長卡利斯塔.隆德說,將利用暖化導致的融冰加強水力發電,取代化石燃料,未來再生能源發電占比可達九成。
再生能源占格陵蘭全島發電七成二,過半仰賴水力。這項成就花了卅年;除了氣候、地形讓人傷透腦筋,格陵蘭能源公司總監皮埃爾·瓦薩德透露,「永凍土層隨暖化解凍,電塔和發電廠選址更困難」,格陵蘭預計二○三○年達成百分百再生能源,瓦薩德備感壓力,但「不能再使用燃煤發電」。
丹麥科技大學高級研究員賽巴斯汀·西蒙森說,北極融冰可能帶來利益,「不確定是好的改變,但總要下決定」。
一九六二年,一家美國石油公司登載雜誌廣告,標題吹噓:「我們每天提供的能量足以融化七百萬公噸冰川!」這段歷史證明當時全球對暖化毫無危機感。反觀格陵蘭為應對氣候衝擊,斷然拒絕油氣開發。
全球暖化,中國及俄羅斯年初共同聲明將開發北極航線,視其為「極地絲路」;為抗衡中俄,美國今年八月首度宣布設立「北極大使」。
格陵蘭稀有礦物、金屬也吸引全球富豪尋寶。比爾蓋茲與貝佐斯也投資開發格陵蘭的鎳、鈷—製作電動汽車電池的關鍵元素,以便創造「更綠的世界」,卻無視挖礦對格陵蘭生態帶來的永久傷害。
全球覬覦格陵蘭,卻鮮少有人好好問過他們意見。納沙克的食品學院教師卡琳娜·塞拉諾不以為然地說,連美國前總統川普都曾放話,要買下格陵蘭,但格陵蘭屬於人民,「絕不出售!」
在五十年的各國鑽探後,格陵蘭去年七月發布重磅聲明:「停止發放新的石油和天然氣探勘許可證」,「未來屬於再生能源」。格陵蘭環境部長卡利斯塔.隆德說,將利用暖化導致的融冰加強水力發電,取代化石燃料,未來再生能源發電占比可達九成。
再生能源占格陵蘭全島發電七成二,過半仰賴水力。這項成就花了卅年;除了氣候、地形讓人傷透腦筋,格陵蘭能源公司總監皮埃爾·瓦薩德透露,「永凍土層隨暖化解凍,電塔和發電廠選址更困難」,格陵蘭預計二○三○年達成百分百再生能源,瓦薩德備感壓力,但「不能再使用燃煤發電」。
丹麥科技大學高級研究員賽巴斯汀·西蒙森說,北極融冰可能帶來利益,「不確定是好的改變,但總要下決定」。
- 請持續關注再生能源資訊網粉絲團網址: https://www.facebook.com/BOEenergy/
- 新聞出處:https://udn.com/news/story/122952/6645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