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能前瞻永續台灣

依「技術成熟、成本效益、均衡發展、帶動產業、電價可接受」原則,達成再生能源目標

:::
:::

國外焦點資訊

歐洲再生能源業 邁向無補貼

  • 發佈日期:2018/1/3
  •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
  • 點閱次數:637次

2018-01-01 23:36聯合報 編譯任中原/綜合外

離岸風力發電場

離岸(海上)風力發電場。 圖/彭博資訊
繼德國之後,荷蘭也出現「無電價補貼」的離岸風力電場競標案,由瑞典大瀑布電力公司與挪威國家石油公司於耶誕節前聯手得標,顯示不久後歐洲再生能源業將可以不用依賴「政府保證電價」而站穩腳根。
二○一七年四月時丹麥沃旭能源(原名丹能集團)與德國巴登─烏騰堡能源公司首次以「市場電價」的條件,標到德國一項離岸風場計畫,於二○二四年完成。

荷蘭這項新風場計畫在二○二二年就需落實,風場位置與該公司既有的開發計畫相當接近,有機會壓低成本。大瀑布能源公司負責人葛洛柏勒相信,與大企業訂立長期「電力購買協定(PPA)」,將能降低風險。

大瀑布能源指出,目前業者參與的「無補貼」標案都具有一些特定條件,例如特定位址的風力強弱、海床情況、離岸距離,及是否具備PPA市場等,並不適用於所有國家的開發計畫。

風場開發業者寄望躉售電價上升,成本持續大幅下降,及風力渦輪科技不斷進步。現有風電渦輪的發電能量約九百萬瓦,業者希望到二○二○年代中期時能夠達到一千三百至一千五百萬瓦,如此業者可以減少風力渦輪的裝設數量。

但投資人、分析家及風能開發業者迄今仍難以相信「無補貼」離岸風場將成為「新常態」,並懷疑競標案能否落實。

樂觀人士指出,「無補貼」再生能源計畫現在還只是特例,但已經展現曙光。興業銀行全球電力部門主管貝克指出,由於成本持續下降,已經使「無補貼」計畫從不可思議,進展到可能實現的境界。

回到上頁

Copyright © 工業技術研究院綠能與環境研究所 製作︱經濟部能源署 指導

Copyright ©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地址:10595臺北市松山區南京東路三段248號2樓︱電話:(02)8772-0089

網站開放資料宣告隱私權保護政策資訊安全宣告

網站更新日期:2024/5/6︱ 瀏覽人次:18,775,242

通過A檢測等級無障礙網頁檢測 我的E政府

本網站為響應式網頁設計(RWD),建議使用 IE9.0 以上 / Firefox / Chrome 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