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內焦點新聞
大彰化東南及西南離岸風場 首座百分百MIT水下基礎完工
- 發佈日期:2021/11/2
-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
- 點閱次數:1168次
2021-11-02 15:04 經濟日報 / 記者鍾泓良/台北即時報導

沃旭能源今日(2)宣布,大彰化東南及西南第一階段900 MW(百萬瓦)離岸風場,首座百分之百在台灣製造的風力發電機管架式水下基礎,已由興達海基完工,並通過所有檢驗完成產製。
大彰化東南及西南第一階段風場今年預計進行海纜鋪設、海上變電站與水下基礎安裝,並於明年起進行風機安裝作業。然而,沃旭能源台灣總經理汪欣潔日前表示,今年因為受到疫情與氣候兩大挑戰,將據工程進度評估是否申請展延。
對此沃旭能源今日表示,目前仍專注在風場的建置中;有關是否提出展延,我們仍持續努力,如有最新消息會隨時讓大家知道。
汪欣潔表示,很高興看到興達海基成功完成生產首座風機管架式水下基礎,沃旭、興達海基及其下游供應商在過程中攜手努力、從無到有克服困難,過去三年中逐步建立提升焊接及製造技術,並達到國際品質環安衛標準要求,預計於明年初安裝這批百分百在台製造的管架式水下基礎。
風機管架式水下基礎為巨大的鋼鐵結構,每座重量超過1,200公噸、高度為60至80公尺,包含上千個大小零組件,結構龐大的水下基礎是因應大彰化東南及西南第一階段離岸風場氣候與海床狀況而量身打造的特殊設計,目的是要確保水下基礎能夠在海上屹立不搖至少25至30年。
以水下基礎為例,沃旭遠遠超出作為合約業主所應承擔的責任與義務,從簽約至今三年間投入來自歐洲總部和亞太團隊的龐大資源,挹注的人力時間累積超過15萬工時。
協助工作包括,2018年提供興達海基水下基礎轉接段試做合約和技術輔導,協助興達海基熟悉製程,並於2019年9月成功完成首座台灣製造轉接段;從歐洲及亞太區派遣專家、雙倍人力長期駐點在興達海基位於高雄的廠區,就近提供及時協助。
另外,為了額外承擔一級供應商的責任,派遣專家前往22家本地公司、超過30個廠區,協助興達海基指導龐大下游供應商體系,訓練高階焊接技師;最後為興達海基量身設計舉辦超過30場工作坊及額外討論會議,幫助興達海基學習管架式水下基礎繁複且精密的結構,建立符合離岸風電規範的生產標準流程、系統性品質檢核、大型專案和供應商管理、製造文件記錄等。

沃旭能源今日(2)宣布,大彰化東南及西南第一階段900 MW(百萬瓦)離岸風場,首座百分之百在台灣製造的風力發電機管架式水下基礎,已由興達海基完工,並通過所有檢驗完成產製。
大彰化東南及西南第一階段風場今年預計進行海纜鋪設、海上變電站與水下基礎安裝,並於明年起進行風機安裝作業。然而,沃旭能源台灣總經理汪欣潔日前表示,今年因為受到疫情與氣候兩大挑戰,將據工程進度評估是否申請展延。
對此沃旭能源今日表示,目前仍專注在風場的建置中;有關是否提出展延,我們仍持續努力,如有最新消息會隨時讓大家知道。
汪欣潔表示,很高興看到興達海基成功完成生產首座風機管架式水下基礎,沃旭、興達海基及其下游供應商在過程中攜手努力、從無到有克服困難,過去三年中逐步建立提升焊接及製造技術,並達到國際品質環安衛標準要求,預計於明年初安裝這批百分百在台製造的管架式水下基礎。
風機管架式水下基礎為巨大的鋼鐵結構,每座重量超過1,200公噸、高度為60至80公尺,包含上千個大小零組件,結構龐大的水下基礎是因應大彰化東南及西南第一階段離岸風場氣候與海床狀況而量身打造的特殊設計,目的是要確保水下基礎能夠在海上屹立不搖至少25至30年。
以水下基礎為例,沃旭遠遠超出作為合約業主所應承擔的責任與義務,從簽約至今三年間投入來自歐洲總部和亞太團隊的龐大資源,挹注的人力時間累積超過15萬工時。
協助工作包括,2018年提供興達海基水下基礎轉接段試做合約和技術輔導,協助興達海基熟悉製程,並於2019年9月成功完成首座台灣製造轉接段;從歐洲及亞太區派遣專家、雙倍人力長期駐點在興達海基位於高雄的廠區,就近提供及時協助。
另外,為了額外承擔一級供應商的責任,派遣專家前往22家本地公司、超過30個廠區,協助興達海基指導龐大下游供應商體系,訓練高階焊接技師;最後為興達海基量身設計舉辦超過30場工作坊及額外討論會議,幫助興達海基學習管架式水下基礎繁複且精密的結構,建立符合離岸風電規範的生產標準流程、系統性品質檢核、大型專案和供應商管理、製造文件記錄等。
- 請持續關注再生能源資訊網粉絲團網址: https://www.facebook.com/renewableenergytw
- 新聞出處:https://udn.com/news/story/7241/5861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