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屏東縣政府表示,屏東為最先積極推動太陽能縣市,有別於其他縣市,屏東縣的綠能發展奠基於全面考量災區重建、國土復育、產業創生、地方就業及能源轉型等多項政策鏈結的發展模式,以不與農爭地為主軸,適地適用奠基於得天獨厚的日照優勢,秉持「以農為主、綠電為輔」的理念,避免與農爭地,以「土地複合式利用」和「結合地方產業」為主軸推廣太陽能。
從2016年縣府在42天內爭取突破法令框架,得以在水面建置太陽能的大武丁浮動型太陽光電,至今年於新埤鄉大響營堤防的閒置空間,以不影響原有堤坊功能,設置2MW太陽光電,相當於供應322戶的住宅用電需求,都是屏東縣首創,將縣內設施之閒置空間利用最大化,增加太陽能的設置的實踐。
在屏東縣政府各局處通力合作下,太陽能累積設置量已穩定逐年成長,以2017年為基準太陽光電年設置容量為32.7MW,到107年太陽光電設置容量達79.9MW,年設置容量成長近2.4倍,尤其今年1至7月統計太陽光電累計設置量已達91.5MW,光上半年的設置量已達歷年新高,此成果說明,屏東縣近幾年來努力創造良好投資環境已逐漸看到成效。
國內焦點新聞
莫拉克10週年 屏縣再生能源破300MW大關
- 發佈日期:2019/8/6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
- 點閱次數:841次
2019-08-06 13:57〔記者羅欣貞/屏東報導〕
2009年莫拉克風災後,屏東縣為協助災區重建,開始「養水種電」,持續積極推廣再生能源,根據經濟部能源局逐月統計結果,截至今年(2019年)7月底,屏東縣再生能源設置量已達約322.5MW,每年約可發3.39億度電,約相當於供應6萬2000戶家庭用電量。
屏東縣政府表示,屏東為最先積極推動太陽能縣市,有別於其他縣市,屏東縣的綠能發展奠基於全面考量災區重建、國土復育、產業創生、地方就業及能源轉型等多項政策鏈結的發展模式,以不與農爭地為主軸,適地適用奠基於得天獨厚的日照優勢,秉持「以農為主、綠電為輔」的理念,避免與農爭地,以「土地複合式利用」和「結合地方產業」為主軸推廣太陽能。
從2016年縣府在42天內爭取突破法令框架,得以在水面建置太陽能的大武丁浮動型太陽光電,至今年於新埤鄉大響營堤防的閒置空間,以不影響原有堤坊功能,設置2MW太陽光電,相當於供應322戶的住宅用電需求,都是屏東縣首創,將縣內設施之閒置空間利用最大化,增加太陽能的設置的實踐。
在屏東縣政府各局處通力合作下,太陽能累積設置量已穩定逐年成長,以2017年為基準太陽光電年設置容量為32.7MW,到107年太陽光電設置容量達79.9MW,年設置容量成長近2.4倍,尤其今年1至7月統計太陽光電累計設置量已達91.5MW,光上半年的設置量已達歷年新高,此成果說明,屏東縣近幾年來努力創造良好投資環境已逐漸看到成效。
- 請持續關注再生能源資訊網粉絲團網址: https://www.facebook.com/renewableenergytw
- 新聞出處:莫拉克10週年 屏縣再生能源破300MW大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