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能前瞻永續台灣

依「技術成熟、成本效益、均衡發展、帶動產業、電價可接受」原則,達成再生能源目標

:::
:::

政策新聞

推動2050淨零 環團籲2030減排40%、加速氣候法修法

  • 發佈日期:2022/11/9
  •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
  • 點閱次數:562次
2022-11-08 19:31 聯合報/ 記者吳姿賢/台北即時報導

多個環團今天呼籲台灣2030年減碳目標加嚴至四成,並加速「氣候變遷因應法」草案修法工作。圖/環境權保障基金會提供

為落實2050年淨零碳排,多個環團今天呼籲台灣2030年減碳目標加嚴至四成,且「氣候變遷因應法」草案已於今年五月完成初審,立法院九月開議至今卻沒有進一步審議動作,應盡快於年底前通過修法,才能加速啟動碳費機制。

地球公民基金會顧問蔡中岳表示,肯定台灣宣布2050淨零排放,但全球在大方向後更展現決心,回頭調整減碳時程,負責任的政府應把2030年目標視為最要達成的方向,也讓社會、企業看到政府是玩真的,七大工業國已在討論要成立氣候俱樂部,找同樣對減碳有熱忱的國家加入,在中美抗衡的時代,無論顧環境、拚經濟甚至護國安,台灣勢必得加嚴2030年的減碳目標。

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總監趙家緯表示,六都總排放量占全台七成,均設定2030年較2005年減量30%以上的目標,台塑集團、中油與台泥總排放量占全台近四分之一,也提出較2005年減20%更為積極的2030目標,政府不應頑拒2030減量目標加嚴。

趙家緯表示,2030年再生能源占比若增至36%,便可履行國發會淨零排放路徑與策略所承諾的2030年台中、和平等亞臨界機組轉為備用,讓燃煤占比削減至10%以下,搭配汽機車電動化、煉油業減量及碳匯復育,台灣2030年目標加嚴至30%以上絕對可行,政府不應被虛胖的用電增長綁架,加速減量才可維繫台灣產業競爭力。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研究員秦書淮表示,若今年氣候法無法修法通過,碳費期程將大幅延宕,未來也應成立碳費審議會等監管機制,參酌國際碳定價趨勢,檢視台灣各階段減碳成效,作為碳費費率及徵收對象調整的依據,此外為使碳費可應用在氣候變遷不同面向,財政部應擬定完整綠色稅制,明訂將碳費轉成碳稅的時程。

環團長期要求氣候法修法應納入「公民訴訟」條款,環境權保障基金會專職律師呂冠輝說,氣候公民訴訟條款無法入法,可能使政府無法提出有效的碳定價,導致台灣社會只能寄望行政與立法的政治角力,各國氣候訴訟發展至今,台灣聲稱要跟上國際承諾,但轉身回到國內立法草案時,卻處處打折,忽略氣候訴訟對政府與企業在氣候治理上的重要性。

環境權保障基金會研究員林彥廷重申民間六大訴求,包括拉高氣候治理層級、確立部會權責,短期碳費長期碳稅、設立管考機制並擴大用途,考量人權衝擊、以自然為本與社區調適策略為優先,氣候治理不遺落任何人、強化地方治理及資訊公開,公民參與氣候管制、訴訟條款並肩同行,核能非台灣減碳選項、再生能源推動大步向前。
回到上頁

Copyright © 工業技術研究院綠能與環境研究所 製作︱經濟部能源署 指導

Copyright ©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地址:10595臺北市松山區南京東路三段248號2樓︱電話:(02)8772-0089

網站開放資料宣告隱私權保護政策資訊安全宣告

網站更新日期:2024/4/26︱ 瀏覽人次:18,698,027

通過A檢測等級無障礙網頁檢測 我的E政府

本網站為響應式網頁設計(RWD),建議使用 IE9.0 以上 / Firefox / Chrome 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