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能前瞻永續台灣

依「技術成熟、成本效益、均衡發展、帶動產業、電價可接受」原則,達成再生能源目標

:::
:::

科技新知

3 分鐘看懂綠碳、藍碳、黃碳

  • 發佈日期:2022/9/6
  • 資料來源:科技新報
  • 點閱次數:1013次
發布日期 2022 年 09 月 06 日 8:00 | 作者 綠學院 | 

 3 分鐘看懂綠碳、藍碳、黃碳

綠學院最近要辦負碳技術產業小聚,Julia 問我:「當各式各樣負碳技術開始嶄露頭角,會不會影響森林碳權的地位?」

筆者一點都不擔心。仔細觀察,這幾年國外自願性市場交易越來越熱門,透過自然方式減量(Natural Climate Solutions,NCS)或所謂以自然為本的解決方案(Natural Base Solution,NBS)的自然碳匯項目產生的碳權越來越受歡迎,價格也比較高。幾位綠色帶路人私下開玩笑說,明明都是減相同1噸碳,鍋爐節能、照明設備更換,甚至太陽能、風力發電等再生能源竟然在市場都沒有森林碳權有價值,自然碳匯儼然成為負碳技術的時尚精品。

碳匯是儲存二氧化碳的天然或人工「倉庫」
地球最會儲存二氧化碳的天然倉庫為森林、海洋、土壤
碳匯(carbon sink)是儲存二氧化碳的天然或人工「倉庫」,也有點像外匯存底,通常不動用。天然二氧化碳倉庫意味大自然靠著生態系統運作方式,就能處理二氧化碳,這就是為什麼大家很喜歡以自然為本的解決方案,透過生態保護、生態復育、改善土地管理,達到溫室氣體減量的效果。

三種透過自然方式減量的方法:綠碳、藍碳、黃碳
很多公司買碳權、做ESG行銷,都懂得掌握人心,他們知道ESG報告書呈現的企業碳中和行動,若能搭配小孩開心笑的照片,或樹懶可愛的呆萌照片,就可以把人心融化。除了〈綠電太難買怎麼辦?三分鐘帶你看懂森林碳權〉介紹的森林碳匯,也就是綠碳之外,需要認識什麼是藍碳、什麼是黃碳。

自然方式減量方法一:綠碳,也就是森林碳匯
地球最會儲存二氧化碳的天然倉庫就是森林,植物吸收空氣二氧化碳行光合作用,樹木可把空氣4公斤二氧化碳轉成1公斤木材放到肚子裡,一棵樹木有生之年約可吸收900公斤二氧化碳,這就是森林碳匯,也就是綠碳。測量綠色碳匯的方法較成熟,測量方法也較方便,之前大量文章都在討論森林碳權,就是這個原因。

自然方式減量方法二:藍碳,也就是海洋碳匯
另一個厲害的倉庫是海洋,碳以各種形式儲藏至海洋生態系,如紅樹林、濕地、海草床、沼澤地、深海底泥、海底沉積物等,稱為藍碳,也就是海洋碳匯。

有認養紅樹林的企業可能會發現認養紅樹林好像不只公益行動,也許有機會賺錢,馬上問筆者:「老師,可以拿認養紅樹林的藍碳申請碳權嗎?」

紅樹林是唯一能生長於潮間帶的木本植物,按照木本植物吸碳能力較草本植物強的邏輯,紅樹林應該可以像森林碳匯,取得很多碳權。沒錯,紅樹林的碳儲存能力是所有藍碳中最高,每公頃可儲存1,023公噸,超過全球主要森林單位碳儲存量。主要原因除了是木本植物,相較海藻、海草有天然優勢,更重要的原因是紅樹林吸收的碳約88%會儲存在超過3公尺的底泥。

但也是這原因,雖然目前藍碳最多方法學當屬濕地方法學,但紅樹林碳權發行量卻非常少,因大部分紅樹林所有權皆屬國家,如何碳權私有化需進一步規劃。

這也是藍碳最大的問題。除了海洋沒有蓋子,二氧化碳可以自由來去,海洋那麼大,說好的領海也是雙邊默契,隨時可能因各種理由就改變現狀,碳權就會有認定難度。所以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得面對藍碳暫時不能那麼快變現的現實,只能趕緊發展藍碳方法學,以及加速通過讓國際社會認同的碳權所有權認定原則。

自然方式減量方法三:黃碳,也就是土壤碳匯
土壤也是儲存二氧化碳的天然倉庫,綠碳的樹木、藍碳的濕地和底泥,也都是土壤。算入土壤碳匯的包含農田、泥炭地、黑土、草原、山地土壤、永凍土、旱地及科技土與都市土壤。黃碳代表與農業相關的方法學,尤其是肥料、地力改善等方法。

黃碳最大問題是對應方法學不足,因相關研究並不齊備,很難產生碳權。

一張表帶你快速認識綠碳、藍碳、黃碳
第一堂課先整理出下面這張表,快速認識綠碳、藍碳、黃碳。

圖為三種自然方式減量的比較表

這三種碳匯展開有很多細項,待時機成熟會再繼續討論。

(作者:柳婉郁;本文由 綠學院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Pixabay)
回到上頁

Copyright © 工業技術研究院綠能與環境研究所 製作︱經濟部能源署 指導

Copyright ©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地址:10595臺北市松山區南京東路三段248號2樓︱電話:(02)8772-0089

網站開放資料宣告隱私權保護政策資訊安全宣告

網站更新日期:2024/4/25︱ 瀏覽人次:18,694,802

通過A檢測等級無障礙網頁檢測 我的E政府

本網站為響應式網頁設計(RWD),建議使用 IE9.0 以上 / Firefox / Chrome 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