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能前瞻永續台灣

依「技術成熟、成本效益、均衡發展、帶動產業、電價可接受」原則,達成再生能源目標

:::
:::

科技新知

【探探儲能】樣貌多變的儲能

  • 發佈日期:2022/7/28
  • 資料來源:環境資訊中心
  • 點閱次數:360次
2022年07月27日 文:陳文姿(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手機晚上回家充電,隔天幾乎就能使用一整天;電動車充電一次,續航力超過300公里;跳電時,不斷電系統可以讓電腦繼續運作半小時。這些都是生活常見的儲能應用。它們靠蓄電池儲存能量,屬於電化學儲能。

政府制定2025年再生能源達發電占比20%,考量光電跟風電都有間歇性,儲能系統的建置目標也上調到2025年1.5GW。這裡所指的儲能系統大多是定置型儲能,外觀像貨櫃,內部由許多的電池組跟機櫃組成。

電池是我們最孰悉的儲能方式,但目前全台最大的儲能系統其實是一座水庫!大家常去觀光的日月潭水庫是「抽蓄型」水力電廠,擁有上下二座水池。電網供電充裕時,把下池的水抽到較高的上池,靠重力位能儲存能量;需要用電時,上池放水到下池,就可以推動發電機產生電力。

儲能的樣貌非常多變,利用大型冰水主機夜間製冰儲冰,白天再調配融冰及主機運轉可以提供冷氣,或利用壓縮空氣技術,在用電少的時段,將空氣壓縮到洞穴或天然鹽洞,等需要發電時,再將空氣放出來推動發電機發電。科學家也嘗試利用岩石冷熱差異儲能、用大型陀螺(飛輪)充電高速旋轉儲存動能。

儲能的研發仍持續前進,朝更高效率、儲存更久、容量更大、更環保方面追求,將得來不易的再生能源儲存下來。儲能的樣貌未來也可能再添變化,但都希望讓我們使用的能源更加潔淨。

儲能系統示意圖。圖片來源:協同能源

台電人員正在測量冰水主機冷卻水流量。資料照。攝影:陳文姿
回到上頁

Copyright © 工業技術研究院綠能與環境研究所 製作︱經濟部能源署 指導

Copyright ©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地址:10595臺北市松山區南京東路三段248號2樓︱電話:(02)8772-0089

網站開放資料宣告隱私權保護政策資訊安全宣告

網站更新日期:2024/4/20︱ 瀏覽人次:18,618,907

通過A檢測等級無障礙網頁檢測 我的E政府

本網站為響應式網頁設計(RWD),建議使用 IE9.0 以上 / Firefox / Chrome 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