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能前瞻永續台灣

依「技術成熟、成本效益、均衡發展、帶動產業、電價可接受」原則,達成再生能源目標

:::
:::

國外焦點資訊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檢討能源政策,確保能源及氣候安全

  • 發佈日期:2022/12/2
  •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
  • 點閱次數:462次
2022-12-02 03:50 聯合報/ 楊之遠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7次締約方會議(COP27)今天批准設立一項「損失與損害」基金,以協助弱勢國家因應全球暖化帶來的毀滅性衝擊。 法新社

聯合國廿七屆氣候變遷大會(COP27)近日達成歷史性協議,決議發達國家將向較貧窮國家提供經費,補償因氣候變遷造成的經濟損失,成為本屆會議重大成果,但執行細節尚待討論。
惟許多人認為,本屆會議對抗氣候暖化沒有更積極作為。例如協議文件並未就縮小排放差距所需政策達成一致。沒有提到分階段結束所有化石燃料的使用。沒有訂定到二○二五年全球排放量達到峰值的目標等。

聯合國環境署在COP27前發布的「二○二二年排放差距報告」,描繪一幅黯淡的情景,發現如果沒有快速社會轉型,未來就沒有實現低於一點五攝氏度的可靠途徑。溫度每上升一攝氏度,風暴、乾旱和其他極端天氣事件會變得更嚴重。

事實上,自COP26以來在提高雄心或減少化石燃料排放方面,全球並沒有取得真正進展。

為什麼COP27的決議不盡理想?主要原因包括:

首先,主辦國埃及是產油國,對停止繼續使用煤之態度,有所保留。峰會期間,主辦國對抗議活動及當地居民行動限制。

其次,至少超過六百名化石燃料遊說者湧入COP27,代表人數超過那些受氣候暖化影響最嚴重的十個國家總和。這些石油和天然氣遊說者及石油生產國在會場內,不計一切保護化石燃料行業的利益,其產生之實質影響力遠超過場外千百個環保團體的抗議力量。最大證據在決議最終文件中加入「低排放和可再生能源」字眼。明顯給天然氣資源留出更多發展空間。

再者,二月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導致天然氣價格創歷史新高。國際能源總署認為,這是第一次真正全球能源危機,使許多領導人不願在化石燃料上採取大膽行動。更引發許多國家對石油和天然氣等化石燃料基礎設施進行新投資,促成一波化石燃料「淘金熱」。即使歐盟規畫從使用俄羅斯化石燃料轉向可再生能源計畫,但因繼續資助化石燃料基礎設施受到強烈批評。顯示俄烏戰爭誘發能源安全危機,衝擊全球積極推進減碳的規畫承諾及企圖心,將使氣候安全岌岌可危。

由於能源安全與氣候安全之糾結,聯合國氣候會議之減碳出現停滯甚至倒退現象,顯示氣候科學證據仍然敵不過政治及經濟利益。行政院今年三月提台灣二○五○淨零排放路徑,建議在全球能源危機與氣候嚴峻情勢下,蔡政府應謙虛檢討目前廢核、增加天然氣的能源政策,不僅要確保能源與電力供應安全,更要讓台灣的氣候努力如期實現。(作者為退休教授)
回到上頁

Copyright © 工業技術研究院綠能與環境研究所 製作︱經濟部能源署 指導

Copyright ©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地址:10595臺北市松山區南京東路三段248號2樓︱電話:(02)8772-0089

網站開放資料宣告隱私權保護政策資訊安全宣告

網站更新日期:2024/4/24︱ 瀏覽人次:18,688,399

通過A檢測等級無障礙網頁檢測 我的E政府

本網站為響應式網頁設計(RWD),建議使用 IE9.0 以上 / Firefox / Chrome 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