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能前瞻永續台灣

依「技術成熟、成本效益、均衡發展、帶動產業、電價可接受」原則,達成再生能源目標

:::
:::

國內焦點新聞

啤酒花「上陣」試驗 工研院盼找出農場自行供電可行性

  • 發佈日期:2024/11/8
  •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
  • 點閱次數:322次
2024-11-06 13:10 聯合報/ 記者胡蓬生/新竹即時報導

因應綠色能源發展趨勢,工研院攜手廠務系統整合服務商,在台南沙崙綠能示範場域,以亞熱帶高溫氣候為基礎,依不同階段進程共同打造太陽能模組溫室,並以啤酒花為載體進行場域驗證。圖/工研院提供

工研院攜手廠務系統整合服務商「聚賢研發」在台南沙崙綠能示範場域,以台灣亞熱帶高溫氣候為基礎,依不同階段進程共同打造太陽能模組溫室,並以啤酒花為載體進行場域驗證,盼找出農場自行供電的可行性,探索打造全新綠電經濟模式。

工研院指出,因應極端氣候,全球訂定2050淨零排放目標,藉由試驗場域模擬極端氣候,作物在新型態溫室內的創新栽培與應用。例如以二氧化碳作為催化生長的科學驗證、智慧電網控制系統運用,並以低碳運作達成自供電溫室管理的系統。

工研院中分院副執行長李士畦表示,全球面對氣候變遷的挑戰,企業應用低碳或綠色能源,減少生產過程中的碳排放成為重要趨勢。以德國為例,啤酒花農場與太陽能業者合作,運用光電板為需要涼爽生長環境的啤酒花遮陽,同時啤酒花也可依靠光電板支架攀藤生長,形成新型態的農電共生模式,發電量可同時供應農場及附近住戶,工研院團隊參考國外成功經驗,與聚賢研發打造農業伴生創電沙盒驗證場域,第一階段以溫室進行啤酒花的生產試驗,藉以評估「生產為主、創電為輔」商業模式的可行性。

李士畦表示,以高經濟作物搭配育苗碳匯計算方法的驗證過程,擁有科學化數據是支持農業綠色生產量化效益最好的展現方式,可提供農民未來在選擇作物、溫室管理系統擁有實質的科學數據來協助應用判斷。沙盒驗證場域下階段將導入鈣鈦礦新型太陽能發電技術,透過高效率、低成本特性,優化自供電溫室、農場的模式,除提升科技農業競爭力,也希望成為農業淨零轉型的範本。

工研院攜手「聚賢研發」參考德國啤酒花農場與太陽能業者合作案例,在台南沙崙綠能示範場域打造農業伴生創電沙盒驗證場域,第一階段以啤酒花生產試驗。圖/工研院提供
回到上頁

Copyright © 工業技術研究院綠能與環境研究所 製作︱經濟部能源署 指導

Copyright ©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地址:10595臺北市松山區南京東路三段248號2樓︱電話:(02)8772-0089

網站開放資料宣告隱私權保護政策資訊安全宣告

網站更新日期:2025/3/28︱ 瀏覽人次:21,453,840

通過AA無障礙網頁檢測 我的E政府

本網站為響應式網頁設計(RWD),建議使用 IE9.0 以上 / Firefox / Chrome 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