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能前瞻永續台灣

依「技術成熟、成本效益、均衡發展、帶動產業、電價可接受」原則,達成再生能源目標

:::
:::

國內焦點新聞

工研院與日本昭和電工 簽署合作備忘錄

  • 發佈日期:2017/8/1
  • 資料來源:中時電子報
  • 點閱次數:780次
2017年08月01日 04:10 黃台中
工研院綠能所副所長王人謙(右)、昭和電工室長塙健三(左)代表雙方簽訂全釩液流電池合作備忘錄。
工研院與日本昭和電工 簽署合作備忘錄
工研院綠能所副所長王人謙(右)、昭和電工室長塙健三(左)代表雙方簽訂全釩液流電池合作備忘錄。圖/工研院提供
在經濟部能源局支持下,工研院與日本昭和電工昨(31)日共同簽署「開發高電流密度全釩液流電池系統技術合作備忘錄」,雙方將針對工研院「全釩液流電池系統整合技術」與日本昭和電工「高電流密度電堆技術」進行技術整合,共同開發「新型態全釩液流電池系統」,性能較傳統系統提升5至10倍,未來將移轉給臺灣電池廠商,帶動相關零組件廠發展,同時也協助相關業界切入海外市場,提升我國儲能技術的國際能見度與競爭力。

工研院於2013年起與台灣電力公司綜合研究所合作開發全釩液流儲能系統,並於2016年完成我國第一個本土化全釩液流電池系統供電站,為台電的「綠能生態園區」提供穩定的供電及儲電系統。

工研院指出,全釩液流電池的電能是以化學能的方式儲存在不同價態釩離子水溶液中,利用金屬釩元素的氧化還原特性,透過泵浦循環水溶液,經過碳電極,達到電化學氧化還原儲能之功效,特點在於並無機械結構轉換,能量效率達80%以上,壽命長達20年。此外,全釩液流電池使用水系電解質系統,具安全性以及低環境負擔,易於進行溫度及電力管理,能依據使用情境與需求,調整功率與能量密度,也減少設備成本。

工研院與日本昭和電工合作開發之「新型態全釩液流電池系統」,將透過改善全釩液流電池的電堆方式,大幅提升電池效率,可直接應用於電網儲能、離網電力、工業儲能、供電站等系統,為國內儲能產業建立新的里程碑。

綠能科技產業為政府產業創新政策之一,儲能產業更是綠能科技產業四大主軸之一。隨著再生能源產業和電動汽車的發展,儲能技術受到各國高度重視,為有效運用如太陽能、風能等永續能源,勢必需要有效的儲能系統,以均衡負載、平穩電壓、降低間歇性能源發電波動以及提升再生能源併網能力。
回到上頁

Copyright © 工業技術研究院綠能與環境研究所 製作︱經濟部能源署 指導

Copyright ©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地址:10595臺北市松山區南京東路三段248號2樓︱電話:(02)8772-0089

網站開放資料宣告隱私權保護政策資訊安全宣告

網站更新日期:2023/12/3︱ 瀏覽人次:17,607,794

通過A檢測等級無障礙網頁檢測 我的E政府

本網站為響應式網頁設計(RWD),建議使用 IE9.0 以上 / Firefox / Chrome 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