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內焦點新聞
種樹造林、竹林疏伐、電動農機可固碳 碳滙計算「方法學」7、8月將陸續通過
- 發佈日期:2023/6/7
- 資料來源:YAHOO新聞
- 點閱次數:255次
2023年6月5日 週一 下午7:20 游 昇俯

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農委會日前宣示2040年要比國家目標更早達到淨零碳排,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今(5)日表示,農業部門種樹造林、電動農機具、竹林疏伐等均有碳匯,農委會正與環保署合作訂定相關碳匯計算「方法學」,預估7、8月會有方法學陸續通過,未來農民除了做農業生產,還有碳匯可兼賣碳權。
優樂地永續服務公司今主辦「30×30全球共識─生物多樣性行動論壇」,陳吉仲致詞時表示,《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會議(COP15)去年通過《昆明─蒙特婁生物多樣性行動框架》所提出的23個短期目標,可分成3大主軸,企業協力即是其一;農委會現正透過國土綠網計畫盤點國內生物多樣性資源,並透過公開圖資系統讓全世界知道,生物多樣性要維持,就需要民間企業的參與。
農委會施政主軸要在2040年率先達成淨零,包括農業每年有1,000萬公噸剩餘資材可以循環再利用,每年235萬公噸雞糞要變有機質肥料回到農地;更要在山坡地、林地及平地鼓勵種樹造林,種樹前6年就會有60萬元獎勵,將來碳匯轉成碳權,也會有相關ESG邀請企業參與。
陳吉仲指出,國內碳交易制度有三種,包括《氣候變遷因應法》所定的「碳費」,由環保署針對特定業者收取碳費再專款專用;其次是碳交易;第三則是「碳匯」,農委會正跟環保署密切合作研訂碳匯計算方法學,在環保署訂定相關辦法之前,碳匯可以用既有的抵換專案方式或是環評增量承諾的方式進行,「環保署的辦法可能在今年出來」,未來就可改成自願減量,農委會將可協助農民取得碳權。
陳吉仲說,農業部門有太多可以取得的碳匯,種樹造林有碳匯、土壤用生物炭也有碳匯,使用電動農機具,不用柴油、石油等石化能源,海裡種海草、沼氣發電取代石化燃料發電,竹林疏伐做資源化、材料化、能源化等都有,農委會提出10幾種碳匯計算方法學,正由環保署專家小組審查會議審查中。

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農委會日前宣示2040年要比國家目標更早達到淨零碳排,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今(5)日表示,農業部門種樹造林、電動農機具、竹林疏伐等均有碳匯,農委會正與環保署合作訂定相關碳匯計算「方法學」,預估7、8月會有方法學陸續通過,未來農民除了做農業生產,還有碳匯可兼賣碳權。
優樂地永續服務公司今主辦「30×30全球共識─生物多樣性行動論壇」,陳吉仲致詞時表示,《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會議(COP15)去年通過《昆明─蒙特婁生物多樣性行動框架》所提出的23個短期目標,可分成3大主軸,企業協力即是其一;農委會現正透過國土綠網計畫盤點國內生物多樣性資源,並透過公開圖資系統讓全世界知道,生物多樣性要維持,就需要民間企業的參與。
農委會施政主軸要在2040年率先達成淨零,包括農業每年有1,000萬公噸剩餘資材可以循環再利用,每年235萬公噸雞糞要變有機質肥料回到農地;更要在山坡地、林地及平地鼓勵種樹造林,種樹前6年就會有60萬元獎勵,將來碳匯轉成碳權,也會有相關ESG邀請企業參與。
陳吉仲指出,國內碳交易制度有三種,包括《氣候變遷因應法》所定的「碳費」,由環保署針對特定業者收取碳費再專款專用;其次是碳交易;第三則是「碳匯」,農委會正跟環保署密切合作研訂碳匯計算方法學,在環保署訂定相關辦法之前,碳匯可以用既有的抵換專案方式或是環評增量承諾的方式進行,「環保署的辦法可能在今年出來」,未來就可改成自願減量,農委會將可協助農民取得碳權。
陳吉仲說,農業部門有太多可以取得的碳匯,種樹造林有碳匯、土壤用生物炭也有碳匯,使用電動農機具,不用柴油、石油等石化能源,海裡種海草、沼氣發電取代石化燃料發電,竹林疏伐做資源化、材料化、能源化等都有,農委會提出10幾種碳匯計算方法學,正由環保署專家小組審查會議審查中。
- 請持續關注再生能源資訊網粉絲團網址: https://www.facebook.com/BOEenergy/
- 新聞出處:https://tw.news.yahoo.com/%E7%A8%AE%E6%A8%B9%E9%80%A0%E6%9E%97-%E7%AB%B9%E6%9E%97%E7%96%8F%E4%BC%90-%E9%9B%BB%E5%8B%95%E8%BE%B2%E6%A9%9F%E5%8F%AF%E5%9B%BA%E7%A2%B3-%E7%A2%B3%E6%BB%99%E8%A8%88%E7%AE%97-%E6%96%B9%E6%B3%95%E5%AD%B8-1120270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