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內焦點新聞
碳權交易平台7月成立 提供企業ESG或產業供應鏈需求
- 發佈日期:2023/5/18
-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
- 點閱次數:206次
2023-05-18 10:18 聯合報/ 記者胡瑞玲/台北即時報導

歐盟2026年碳進口稅上路,我國碳費費率也備受關注。環保署今舉辦「溫室氣體自願減量推動策略專家論壇」,環保署副署長沈志修今天受訪表示,氣候因應法2月三讀後,環保署已與金管會討論碳權交易所相關事宜,最快7月底將成立,提供企業或產業資訊服務。
沈志修表示,企業自願減量可以以大帶小,盼加速達到減碳目標,透過企業提出的減量策略執行,若為需繳交碳費的對象,可以作為碳費扣抵使用,也可至碳權交易所,也就是碳交易平台進行交易,目前國內直接加間接、年排放量2.5萬噸以上排放大戶約500家,總排放量約1.5億噸。
沈志修指出,碳費審議委員會及碳權交易所同步進行。環保署將於今年8月公布碳費審議委員會設置要點草案,之後召開研商會與各界討論、蒐集意見,力拚年底完成法制、明年初審議會進行費率討論,而碳交易平台最快於7月底成立,初期主要提供資訊服務,企業若有ESG或產業有供應鏈需求,可透過平台進行交易。
沈志修說,今天舉辦專家論壇主要希望不只是碳費課徵的對象需要減碳,所有企業都一起進行減量,並透過論壇了解國際作法,盼訂定管理辦法前讓各界都能理解。
碳權交易所是因應未規範繳交碳費的企業,自主減量有碳權,加上大型企業有購買碳權進行碳中和的需求,因此成立交易平台讓國內企業進行碳權交易,由於每個人需求額度不同,加上市場機制,不同於碳費審議會的碳費為固定費率,碳權交易所的價格是浮動的。

歐盟2026年碳進口稅上路,我國碳費費率也備受關注。環保署今舉辦「溫室氣體自願減量推動策略專家論壇」,環保署副署長沈志修今天受訪表示,氣候因應法2月三讀後,環保署已與金管會討論碳權交易所相關事宜,最快7月底將成立,提供企業或產業資訊服務。
沈志修表示,企業自願減量可以以大帶小,盼加速達到減碳目標,透過企業提出的減量策略執行,若為需繳交碳費的對象,可以作為碳費扣抵使用,也可至碳權交易所,也就是碳交易平台進行交易,目前國內直接加間接、年排放量2.5萬噸以上排放大戶約500家,總排放量約1.5億噸。
沈志修指出,碳費審議委員會及碳權交易所同步進行。環保署將於今年8月公布碳費審議委員會設置要點草案,之後召開研商會與各界討論、蒐集意見,力拚年底完成法制、明年初審議會進行費率討論,而碳交易平台最快於7月底成立,初期主要提供資訊服務,企業若有ESG或產業有供應鏈需求,可透過平台進行交易。
沈志修說,今天舉辦專家論壇主要希望不只是碳費課徵的對象需要減碳,所有企業都一起進行減量,並透過論壇了解國際作法,盼訂定管理辦法前讓各界都能理解。
碳權交易所是因應未規範繳交碳費的企業,自主減量有碳權,加上大型企業有購買碳權進行碳中和的需求,因此成立交易平台讓國內企業進行碳權交易,由於每個人需求額度不同,加上市場機制,不同於碳費審議會的碳費為固定費率,碳權交易所的價格是浮動的。
- 請持續關注再生能源資訊網粉絲團網址: https://www.facebook.com/BOEenergy/
- 新聞出處:https://udn.com/news/story/7266/7173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