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能前瞻永續台灣

依「技術成熟、成本效益、均衡發展、帶動產業、電價可接受」原則,達成再生能源目標

:::
:::

國內焦點新聞

工業廢棄物多到燒不完-經濟部「SRF機制」拚歸零

  • 發佈日期:2022/7/25
  •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
  • 點閱次數:351次
2022/07/25 中央社/台北17日電

經濟部指出,去年全台工業廢棄物達1913.3萬公噸,扣除再利用、焚化後仍處理不及的暫存量已累計44萬公噸,若能順利建置更多固體再生燃料(SRF)處理機制,廢棄物處理有機會在2024年前「收支平衡」,並於2026年還清「前債」。

經濟部指出,去年全台工業廢棄物達1913.3萬公噸,扣除再利用、焚化後仍處理不及的暫存量已累計44萬公噸。圖為示意圖。 圖/Unsplash

經濟部官員說明,以去年為例,全台處理工業廢棄物1913.3萬公噸中,約8成可以再利用,但仍有約9.8%、187.7萬公噸無法再利用,如廢塑橡膠、生活垃圾、包材等,就會焚化處理。

由於目前全台可燃事業廢棄物的焚化量,每年約為168萬公噸,等於去年最後仍有19.7萬公噸未焚化,官員坦言,這部分就得利用各縣市政府或各工業區閒置土地,打包暫存,待有餘裕處理量能時去化。

官員表示,因近年來全台事業廢棄物產量都大於處理量,目前暫存量已累計達44萬公噸,後續盼能透過三面向加速消化,第一就是從源頭減少事業廢棄物產量,二為提高再利用率,最後則是拉高末端的處理量能。

據環保署統計,2021年全台事業廢棄物產出達到2195.3萬公噸,其中工業部門占87.17%、1913.3萬公噸;在2020年,事業廢棄物總量為2003萬公噸,其中工業占85.64%、1715.4萬公噸;而2019年,事業廢棄物總量1984萬公噸,其中工業占88.51%、1756萬公噸。

近期備受矚目的雲林科技工業區(雲科工)環保用地案,為雲林縣政府與經濟部工業局,為了此處建置的究竟是「焚化爐」或固體再生燃料(SRF)處理產生意見分歧,最後經濟部決定先撤回環評案,並持續加強溝通。

雲林科技工業區大北勢區環保用地位置圖。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記者陳苡葳翻攝)

官員說明,SRF處理機制主要有兩端,前端是將事業廢棄物經特殊作業成束為燃料,後端則是將這些符合「再生能源發展條例」生質能標準的燃料用來發電,在雲科工這塊環保用地,要建置的就是SRF機制。

官員透露,目前在桃園、新竹、花蓮等地,政府、企業都在規劃建置這類新作法,現在不稱之為焚化爐,而是綠能中心或生質能中心,主要就是藉由SRF機制,減少廢棄物量以及發電。

官員強調,以SRF發電,不但燃燒產生的污染遠小於傳統焚化爐,還可在電廠端進行額外污染防治,將空污排放量降到極低。若各地皆順利建置,2023年至2024年,有機會讓全台可燃廢棄物的產生量、處理量達到「收支平衡」,並進一步在2025年至2026年,還完「前債」。

根據環保署說明,廢棄物在焚化爐發電效率僅約20%,若做成SRF並於專燒爐燃燒發電,發電效率可高於30%;SRF具有低環境衝擊、低燃料成本、可應用於高能源效率鍋爐及燃燒設施等三大優勢。
回到上頁

Copyright © 工業技術研究院綠能與環境研究所 製作︱經濟部能源署 指導

Copyright ©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地址:10595臺北市松山區南京東路三段248號2樓︱電話:(02)8772-0089

網站開放資料宣告隱私權保護政策資訊安全宣告

網站更新日期:2023/9/29︱ 瀏覽人次:17,017,549

通過A檢測等級無障礙網頁檢測 我的E政府

本網站為響應式網頁設計(RWD),建議使用 IE9.0 以上 / Firefox / Chrome 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