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能前瞻永續台灣

依「技術成熟、成本效益、均衡發展、帶動產業、電價可接受」原則,達成再生能源目標

:::
:::

國內焦點新聞

二氧化碳定價綠色風暴來襲 台灣準備好了嗎

  • 發佈日期:2022/7/11
  •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
  • 點閱次數:566次
2022-07-10 11:03 中央社/ 中央社

中鋼鋼化聯產最核心實驗設備 實驗室裏,中鋼綠能與系統整合研究發展處長陳宗榮展示不到150公分長的細鋼管,這是實驗階段變壓吸附塔核心設備,正在測試吸附與脫除一氧化碳的最佳操作條件,一旦上線到工場先導產線,鋼管規模將放大到3公尺高。中央社記者董俊志攝 111年7月10日 中央社

緊鄰在中鋼第一轉爐工場,一排排黃色、灰色鋼塔矗立著,11支鋼管高聳挺拔高達3公尺,在艷陽照射下閃閃發光。

這是中鋼首度對外曝光的秘密武器–碳捕捉技術,也是目前產業界競相鑽研的新技術,不僅要迎合台灣2050年邁向碳中和目標,也想透過減碳解決眼前最迫切問題:碳費徵收。

環保署最快於2024年開徵碳費,雖然碳費怎麼收,環團、政府與產業間正上演三方拉鋸戰,但唯一可以確定的是,未來廠商排碳不再免費,「淨零」不是華麗的宣傳口號,這股轉型壓力與影響,也勢必會滲透到民眾日常。

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吳大任斷言,「將來所有產品都會變貴」,他認為,在開徵碳費之前,廠商早已啟動減碳行動,減碳一定要付出額外成本,最終將轉嫁至消費者。

中鋼力拚2050碳中和中鋼淨零碳中和路徑圖,設定目標2025年排碳量將較2018年少7%、2023年再減少22%,目前透過製程盤查掌握碳排、導入綠能以及鋼化聯產等,想方設法大力減碳,中長期更思考低碳高爐轉成淨零碳高爐與全氫能冶煉製程可行性。中央社記者董俊志攝 111年7月10日 中央社

事實上,台灣並非收取碳稅費首例,2012年10月日本針對石油與煤炭稅基礎開徵「碳稅」,是亞洲第一個開徵碳稅的國家,隨後新加坡也開徵,印尼、美國等均在評估研議中。歐盟去年提出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今年6月歐洲議會通過草案,預計2027年上路,堪稱是率先設立碳關稅的經濟體,全球對二氧化碳「定價」浪潮,早已不可逆。

國內一家石化廠悲觀預估,2050年每噸排碳費用恐達到100美元。台灣統包工程龍頭廠、中鼎集團永續長何麗嫺表示,水泥業若不減碳、加計碳稅,成本將上漲70%,鋼鐵業上漲30%;不減碳就要繳碳稅費,「有些支出是必須得拿出來,就看你錢花在哪裡」。

換言之,二氧化碳成為企業內化成本,起初在產業層面發酵,正逐步往食、衣、住、行反映,俄烏戰爭宛如觸發點,提前掀起物價壓力鍋。

「當廠商為了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導致產品生產成本上升,這就是綠色通膨(Greenflation)」,吳大任解釋。

能源結構變化與俄烏戰爭點火 電價翻騰終結連七凍
台灣是否能躲得過綠色通膨,首先要檢視能源結構。近年來,為降低碳排量,台電配合政策將燃煤電廠改成燃氣機組,物價看似風平浪靜,電價歷經史上最長連七凍,然而,今年2月俄烏戰爭爆發成了壓垮物價最後一根稻草,國際燃料價格一飛沖天,台電、中油虧損加劇,最終電價不得不「解凍」,7月1日起平均調幅高達8.4%。

受俄烏戰爭影響,北美市場指標的亨利港(HenryHub)天然氣價格一度飆漲逾9%,至每百萬英熱單位(mmBtu)8.14美元,創2008年9月以來最高。根據棣邁產業顧問公司資料顯示,歐洲過去管道氣價維持在3至5美元,同樣受到戰爭影響,今年3月一度暴衝至61美元天價。

中經院綠色經濟研究中心助研究員陳中舜分析,天然氣可替代燃煤、也可作為再生能源備援,帶動氣價走高,台灣有98%能源靠進口,國際價格飆漲,企業成本勢必增加,並將一定成本轉嫁給消費者。

中油天然氣事業部執行長李皇章指出,尤其是中國、印度,近年積極執行煤改氣,需求連年攀升,中國去年採購量首度超過日本,突破8000萬噸,擠升全球天然氣最大市場。

他不諱言,「縱使俄烏戰爭結束,歐洲能源分散策略發酵之下,預估3、5年內,氣價將維持高檔」。

為穩定民生物價,中油去年7月起只有調漲電業用戶天然氣售價,但中油並未足額反映,今年1至6月天然氣吸收金額達1008億元,台電前5個月虧損達672億元。

經濟部長王美花曾說,不會讓國營事業倒閉;言下之意,民眾遲早要分擔這筆巨帳,為減碳產生的通膨現象早晚引爆。

全球碳稅費席捲而來 廠商負碳技術難跟上
日前,打入歐系品牌賓士供應鏈的輝能科技,找上中鼎幫忙盤點製程排碳熱點,想方設法排除,若無法降低,碳稅恐造成鉅額負擔。

歐盟的碳關稅就像是敲響外銷產業一記警鐘,逼得廠商不得不正視。

何麗嫺指出,在全球、在台灣都會面對減排壓力,沒有一間企業得以「一身輕」,就算不做國外生意,但產品賣給其他國內業主,這家業主可能還要做外銷生意,勢必會被要求提供碳足跡資訊揭露等,「絕對是逃不了!」

為了降低碳排量,中鼎很早就訂定綠色、低碳與環保工程業務策略目標,將「綠色技術」導入工程全生命週期中,致力降低環境衝擊。

這股減碳壓力雖然飄洋過海襲來,本土對綠色風暴的壓迫感也同樣在醞釀中,陳中舜示警,一旦台灣正式開徵碳費,將加劇綠色通膨。

中經院以亞鄰國家平均碳費每噸3至4美元計算,換算台灣工業部門每年要上繳碳費約新台幣145.7億元至194.3億元。

其中,「化學及塑膠業」、「電子與電力機械器材業」以及「基本金屬製造業」恐成重災區,預估總支出達86.1億元,占工業部門近6成,國內化學及塑膠業一年估計負擔38.7億元費用,相當驚人。

數字會說話,廠商心驚之餘也積極部署以降低綠色成本。

台塑集團早在10年前研究碳捕捉技術,又以台塑化先行,產學合作嘗試各種方式吸附二氧化碳;台塑化總經理曹明說,實驗後的結果顯示,碳捕捉技術是可行的,但不同碳捕捉技術牽涉不同價格,「唯一共同點是成本都很高」。

台塑化共實驗3案,以2015年執行實驗案為例,平均一天吸附0.6噸,等於一年才捕捉219噸,若以設備折舊20年計算,粗估每噸吸附成本約1370元,也就是一年要花30萬元捕捉219噸碳,經濟效益偏低。

近期台塑再度重拾碳捕捉計畫,高雄仁武實驗工廠捕捉效益如何,外界觀察中。

國內鋼鐵龍頭中鋼提出「鋼化聯產」碳捕捉計畫,目前也在漸進式邁進。

由此可知,脫碳、負碳技術短期內要商業化,仍有難度,業者只能先從其他方式「立即」降低碳排,一名化纖大廠分享自家短期作法,包括燒煤鍋爐全數改成燃氣鍋爐、汰換老舊馬達與買綠電等。

「這些投資林林總總3年下來,至少要花上億元」,化纖大廠坦言。

素有產業版物價溫度計之稱「生產者物價指數(PPI)」統計,主計總處公布今年6月年增率達13.74%、上半年較去年同期成長12.6%,顯示生產成本只增不減。

中鋼力拚2050碳中和中鋼淨零碳中和路徑圖,設定目標2025年排碳量將較2018年少7%、2023年再減少22%,目前透過製程盤查掌握碳排、導入綠能以及鋼化聯產等,想方設法大力減碳,中長期更思考低碳高爐轉成淨零碳高爐與全氫能冶煉製程可行性。中央社記者董俊志攝 111年7月10日 中央社

不過,生產成本想轉嫁到終端市場,向來是敏感議題,必須小心翼翼。

2年前,手機品牌大廠蘋果宣布不再提供充電器、耳機等配件,用意是保護環境與減少資源浪費,卻被市場質疑變相漲價。根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這項措施讓蘋果省下千億元運輸成本,同時增加配件營收83億元。

一名化纖大廠高層透露,品牌客戶追求綠色環保形象,往往會將商品與永續結合,例如前幾年很火紅的回收紗,透過行銷包裝手法墊高價格,「只要新品,就沒有參考價格」,外界很難一窺成本結構,消費者不一定察覺得到成本被轉嫁。

德國復興信貸銀行(KfW)智庫今年2月發布報告指出,碳費引發通膨疑慮,以德國碳排放權交易系統(nETS )影響而言,若以所得高低平均十分位數來看,最高所得者十分位數家戶年收入負擔加重0.6%;最低收入者十分位數家戶負擔則增加1.2%。數據顯示,綠色通膨不僅引發民生物價上漲,弱勢族群感受的痛苦指數恐節節攀升。

有鑑於此,歐盟祭出社會氣候基金(Social ClimateFund),歐盟執委會預計每年挹注百億歐元預算,用以補助弱勢家庭與微型企業。執委會委員施納貝爾(Isabel Schnabel)開宗明義說,給予社會弱勢族群經濟援助是值得付出。

淨零轉型過程不是免費,上至政府、下至民生皆付出代價,也因為淨零將改變你我生活,國發會公布的2050淨零路徑圖,強調將與社會對話,但產學界均認為,台灣未來10年內將面臨綠色通膨挑戰,弱勢族群面對這股壓力更難抵禦,如何協助他們,避免在減碳隊伍中脫隊,是刻不容緩的艱困議題。
回到上頁

Copyright © 工業技術研究院綠能與環境研究所 製作︱經濟部能源署 指導

Copyright ©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地址:10595臺北市松山區南京東路三段248號2樓︱電話:(02)8772-0089

網站開放資料宣告隱私權保護政策資訊安全宣告

網站更新日期:2024/4/24︱ 瀏覽人次:18,681,327

通過A檢測等級無障礙網頁檢測 我的E政府

本網站為響應式網頁設計(RWD),建議使用 IE9.0 以上 / Firefox / Chrome 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