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人謙指出,台灣發展離岸風力發電有一定的優勢,是著眼於全球適合風力發電的前十大離岸風場,台灣就占了八成。再加上台灣海峽的風力就如同無盡寶藏,每年光是靠著東北季風與西南風帶來豐沛的風力能量,一年8,760個小時發電時數中,光是風力發電就可上看時數3,600個至4,000個小時。
王人謙進一步分析,台灣發展離岸風力發電的三大意義,分別是:自主性、經濟,與環保領域。在自主性方面,台灣發展離岸風電最大的意義,在於易於建構自主產業與本土風力發電產業鏈。倘若以自主率達五成來估算,相關的本土供應鏈,從發電結構、機電整合、發電機、電控等來估算,產值就上看4,000億元。
他說,其中光是風機、水下基礎、海纜製造、海事工程等四大類產值,在2025年時就可累積高達1,218億元,對於挹注國內製造業發展無疑是一劑強心針。
在經濟效益方面,以期初設置成本1.75億元/MW計算,5.5GW離岸風電設置量就可創造9,625億元投資額,並新增約2萬名以上的就業機會;進一步發展成熟後,還可發展成為亞太風電聚落、進軍亞太市場與以綠色形象打入國際市場。
國內焦點新聞
工研院:打造亞太風電聚落
- 發佈日期:2018/7/10
- 資料來源:經濟日報
- 點閱次數:1436次
2018-07-10 02:01經濟日報 記者李珣瑛/新竹報導
工研院綠能與環境研究所副所長王人謙昨(9)日表示,台灣是一個缺乏能源的國家,然而確是擁有全球最多絕佳風場者,也是最有優勢發展離岸風電的場域。
經濟日報提供
他強調,若能在扶植國產化離岸風電產業鏈的前題下,建置5.5GW(10億瓦)發電規模,估計可帶動逾9,000億元的投資額、創造2萬個就業機會,形成亞太風電聚落,並為未來進軍亞太市場奠定良好基礎。王人謙指出,台灣發展離岸風力發電有一定的優勢,是著眼於全球適合風力發電的前十大離岸風場,台灣就占了八成。再加上台灣海峽的風力就如同無盡寶藏,每年光是靠著東北季風與西南風帶來豐沛的風力能量,一年8,760個小時發電時數中,光是風力發電就可上看時數3,600個至4,000個小時。
王人謙進一步分析,台灣發展離岸風力發電的三大意義,分別是:自主性、經濟,與環保領域。在自主性方面,台灣發展離岸風電最大的意義,在於易於建構自主產業與本土風力發電產業鏈。倘若以自主率達五成來估算,相關的本土供應鏈,從發電結構、機電整合、發電機、電控等來估算,產值就上看4,000億元。
他說,其中光是風機、水下基礎、海纜製造、海事工程等四大類產值,在2025年時就可累積高達1,218億元,對於挹注國內製造業發展無疑是一劑強心針。
在經濟效益方面,以期初設置成本1.75億元/MW計算,5.5GW離岸風電設置量就可創造9,625億元投資額,並新增約2萬名以上的就業機會;進一步發展成熟後,還可發展成為亞太風電聚落、進軍亞太市場與以綠色形象打入國際市場。
在環保方面,離岸風力發電設置在海洋上,以無汙染的方式,每年提供198億度潔淨能源,年減碳量可達1,047萬噸,相當於2萬6,926座大安森林公園年減碳量,潔淨能源的威力相當驚人。
- 請持續關注再生能源資訊網粉絲團網址: https://www.facebook.com/BOEenergy/
- 新聞出處: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12/3243691